每一个人存在于世上,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所以呢,每个人都是有着各自不同特点的。当然,在养生方法,每个人的体质也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方法来调理的。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下三种不同体质中医养生,有兴趣的女人可以来看看哦!
关于这三种不同体质中医养生,究竟是哪三种呢?它们分别是阴虚体质养生法、阳虚体质养生法、气虚体质养生法。
一、阴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能耐受春夏之热、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严重时可出现潮热盗汗(肺阴虚)、视物昏花(肝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性遗精、女性月经量少(肾阴虚)。
养生原则: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以滋养肝肾二脏最为重要。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所以在平素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
2、环境调摄: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耐,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3、饮食调养: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4、起居调节:因为精属阴,阴虚者当护阴,而性生活太过可伤精,应节制性生活。
5、药物治疗:肺阴虚者,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者,宜服天王补心丸;肾阴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肝阴虚者,宜服一贯煎。其他滋阴生津中药如女贞子、山茱萸、旱莲草亦可选用。
二、阳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养生原则:温补脾肾,因为对于阳虚者关键在于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养。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必须加强精神调养。
2、环境调摄: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耐春夏,不耐秋冬,夏季不要贪凉、慎食生冷、少用空调,免伤阳气。
3、加强体育锻炼:阳虚体质者应该从夏末秋初开始锻炼自己的耐寒力,坚持到冬天。
4、饮食调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5、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三、气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病症加重,可出现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性滑精早泄,女性白带清稀。
养生原则: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养生方法
1、气功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做养肾功。
2、饮食调养: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大枣、胡萝卜、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若气虚严重,当选用“人参莲肉汤”等药膳补养。
3、药物养生: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可服肾气丸。
上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三种不同体质中医养生,它们分别是阴虚体质养生法、阳虚体质养生法、气虚体质养生法。亲爱的女人,你是属于这三种当中的一种体质吗?如果你是属于这里面的,可以认真看看它的养生之道哦!
推荐阅读: 推荐1款最佳营养瘦身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