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婚恋教育纳入先进性别文化教育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有不少的女大学生对于恋爱和婚姻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为了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高维权意识,对以后的婚姻家庭有正确的选择,某大学将婚恋观教育纳入先进性别文化教育之中。

将婚恋教育纳入先进性别文化教育

  如何做好婚恋选择题

  “婚恋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选择与被选择’的命题。” 李明欢提醒女大学生,有梦很好,有追求也很好,但是在寻找的同时应花时间审视自己。毕竟,婚恋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那么,是选择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在“自行车上笑”呢?

  李明欢认为,女性不应幻想以青春美貌换取丰富的物质享受,否则精神的空虚将成为无法摆脱的噩梦。唯有自主自立,才有胆气、能力作出合适的选择。

  对于面临毕业的女大学生关心的“双城生活”问题,李明欢说:“ ‘双城生活’确实很普遍,但这应该只是一个过程,是向平稳婚姻发展的一个过渡,只是这个过渡的时间不宜太长。我认为最终不一定非得女性一方做出牺牲,而应该双方共同商议,谁当前发展得更好就在谁的城市共同发展。这需要双方理智的商量,也需要双方的理解与宽容。”

  对于“老少配”婚姻,李明欢表示,现今社会年龄差很大的婚姻越来越多,这与物质的空前富裕有关,因为物质需要积累,积累的过程往往赋予男性更重的责任,能够担得起重任的男性往往会磨砺出吸引女性的成熟品质。其实“老少配”婚姻重点是看当事人怎么看,如果真的情投意合,年龄差距并不是问题。同时,李教授希望年轻女生如果找成熟男士做伴侣,就应该学着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与对方有更多共同语言,否则也许过不了多久彼此都会因为精神世界的分离而感到厌倦。

  针对近年来一些高学历的女生充当“小三”的现象,李明欢认为,这种现象揭露了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高学历并不等于有修养、有道德,只能说对物质的追求压垮了这些女生对道德的坚守。

  李明欢建议女大学生在人生的攀登过程中,切莫一味向上看,急于爬到山峰的最顶点,要学着去做一个懂得欣赏生活、享受生命的人。

  提高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房价的飙升、“少子化”、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价值观的分歧与冲突使得人们难以对房产归属达成一致意见,离婚时往往引发争议。

  蒋月认为,正是在这种离婚案件多、人们对房产归属的认识意见不一致、司法裁判不统一的大背景下,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才应运而生。而它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夫妻财产问题的新规则触动了许多人的“敏感神经”。

  蒋月就其中争议比较集中的房产归属新规则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读。

  针对新规则出台后的应对之策,蒋月建议女大学生多学习、多了解,购房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产权归属;在房产证上增加共有人姓名,将约定固定下来;证据是诉讼制胜的法宝,保存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蒋月提出,女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婚姻当事人只有怀着“以诚相待”的态度,才能真正感受到婚姻带来的幸福与美好;法律规则和公共政策只有在真正贯彻男女平等的价值观下,才能推进婚姻家庭的和谐美满。

  “如何在民事交易安全与夫妻财产权保护之间做利益衡量?”蒋月表示,“就民事交易安全与夫妻财产权保护的利益冲突问题,目前法律是偏向交易安全的,但法律没有为房产证未列名一方提供救济途径,对这一方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对此问题还有待探讨。其实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将婚姻状况列入身份证,避免‘骗婚’‘夫妻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房产的问题’引发的纠纷。”

  针对“是否可借鉴国外相关政策完善我国法律”的提问,蒋月解答,“总体而言,我们的婚姻法比较讲究原则,出台一些具体的裁判规则是很有必要的,但希望价值取向可以更加中立一些。目前法律对妇女群体的保护力度仍有欠缺,在考量家庭贡献上偏重对家庭物质方面的贡献,忽视了妇女在家务、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方面的无形付出。”

  蒋月说,“男娶女嫁”“男强女弱”的传统婚配观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对群体而言要通过法律、公共政策等各种规则来破解;但对个体而言,很难突破,毕竟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已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化解。

  有女大学生表示,婚姻家庭关系是女大学生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讲座不仅对大家更好地理解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相关条文与立法精神大有裨益,更有助于她们形成诚恳平和的婚恋态度。

2024-02-24 04:08:09

Related Articles

"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现在,许多人发现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的女性化男生越来越多.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48.8%的人认为现在的男孩子女性化倾向明显,勇敢担当的精神几乎没有;48.5%的人说中国孩子真正缺少的就是男性教育. 其实,男生的女性化本质上是"性别感"错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中小学女教师过多也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原因之一,家庭教育的失误是 造成性别感错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于是家里男孩当女孩养和女孩当男孩养的情况很普遍,结果有些男孩长大了行

家庭是儿童性教育的初始场所

对儿童的早期性教育是很关键的,这可能会间接的影响这个孩子的一生,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两性观.所以对儿童的早期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家长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毕竟孩子终究会接触这个问题,倒不如父母自己来教孩子. 家庭是儿童接触和识别性别差异的重要场所,更是儿童接受性教育的重要来源.家庭性教育对儿童性别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谓家庭性教育(fa口1lysexeudactino)是指在家庭这个背景下对孩子进行的有关性别角色.性知识.性道德和性法制等的教育活动.过去关于个体的性教育多强调在青春期. 事实上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导向

新闻背景:前不久通过专家鉴定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向社会公布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结果: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只占5%以下.这一调查结果与以前媒体公布的调查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以及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报今天特别"点击"中小学心理健康

无锡一小学要求学生买iPad2 称为开展数字化教育

无锡一小学要求学生买iPad2 称为开展数字化教育
昨日,有网友爆料称,无锡锡山区的安镇实验小学要求学生集体购买iPad2,并且将来还可能要购买与此配套的软件.对此,这位网友认为买iPad2太奢侈,担心孩子有了iPad2可能沉迷于里面的游戏,影响学习. 该网帖立刻引来巨大争议,网友所说是否属实?iPad2该不该进入小学校园?昨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无锡一小学要求学生买iPad2 称为开展数字化教育 记者调查: 学生被要求购买iPad2 真相究竟如何?昨日,记者先来到了该小学附近的一个小区,居住在这里的不少孩子都在安镇实验小学上学."老师的确要求

启蒙性教育中的四个"地雷区"

对青少年的两性启蒙教育问题,中国的家长们普遍存在一些误区,有的是认为这些知识需要孩子自己长大之后认知,而有的即便认识到对孩子启蒙的重要性,可是方法又是不科学的,现在我们就去看看性教育的几个雷区. 1.严肃说教 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的过程最好是欢乐的,这样的方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若家长进行严肃教条式的说教,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排斥,不利于知识在孩子心里的消化.比如说,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趁机告诉孩子生殖器的名称,然后告诉其异性生殖器的名字.这样的说教方法很容易就被孩子接受了. 2.不注意自己在家的行为

如何避免启蒙性教育中的雷区

在国内性教育问题一直都存在比较大的漏洞,从青少年犯罪的事情上尤其可以反应这样的问题,所以说家长还有老师启蒙性教育的责任非常重大,下面我们就去了解关于启蒙性教育中存在的几个常见误区. 1.严肃说教 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的过程最好是欢乐的,这样的方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若家长进行严肃教条式的说教,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排斥,不利于知识在孩子心里的消化.比如说,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趁机告诉孩子生殖器的名称,然后告诉其异性生殖器的名字.这样的说教方法很容易就被孩子接受了. 2.不注意自己在家的行为 虽然不少家长很

让宝宝认识性别的四大阶段

相信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可以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长大,在长大的同时,妈妈们往往很容易忽略掉一个问题,就是让宝宝合理的认识性别,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让宝宝认识性别的阶段,明确了这些阶段之后,我们的宝宝才能更健康. 第一阶段:性别意识的确立.一般来说.在三岁以前,孩子是不知道自己的性别的,即使知道自己是男的或女的,也是机械地识记,并不知道男的长大了以后要当爸爸.女的长大了以后要当妈妈.只有到三岁以后,孩子们才真正知道自己是男的或是女的,并开始以男女自居. 第二阶段:言语教育使得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别.在

北京社保将出台多项政策:城镇居民住院报销70%

昨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形势分析及下半年的工作安排,涉及社会保障.人事制度改革.居民就业.公务员管理等多个领域层面.今年年底前,北京将在人力社保领域出台多项政策,其中包括建立大病补充医疗.制定养老保险接续细则.试点职称改革.出台公务员道德建设意见等. 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表示,今年年底前将出台政策,将城镇居民住院报销比例统一为70%.这意味着老年人.无业居民的住院报销比例将可提高10%. 社保基金收支总规模增两成 今年上半年,北京已经实现了市级公费医疗制度.农民工医保

防"性侵儿童"呼唤法律跑快些

2日众多媒体报道:由"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和团中央未来网联合主办的"女童保护全国两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公布的<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2013年全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125起,平均3天就曝光一起.其中,受害人群呈现逐渐低龄化趋势,尤其以8岁到14岁的小学生居多. 性侵儿童,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为法律所不容.2013年以来,在人们身边,平均每3天就发生了一起,面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