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威胁是很大的,成了人类生命健康吗的杀手。高血压疾病目前是临床的多发病,并且有年轻化和低龄化的倾向。科学证明高血压的形成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健康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血压症状。那么高血压饮食原则有哪些呢?
1.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吃饭不宜过饱,饭后适当活动。高血压多发生于老年人和肥胖者,吃饭七成饱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使体重保持在理想范围以内。这对控制血压和血脂的升高以及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很有好处。
2.适当摄入低脂肪、优质蛋白质食物。
每日脂肪的摄入不超过50克,在限量范围内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和肉类,它们可能会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对增加微血管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大豆蛋白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每周进食2~3次鱼类、鸡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的排出而起到降压作用。此外脱脂牛奶、酸奶、海鱼类等,对于降压也有一定作用。
3.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如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蛋黄、乌贼鱼等。如果长期进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可能导致高脂血症,使动脉内脂肪沉积,加重高血压的发展。
4.提倡吃谷薯类食物。
如淀粉、面粉、米、红薯等。特别是玉米面、燕麦、荞麦、小米等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等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除。少进食含单糖和双糖类食物,如蔗糖、果糖等,以防止血脂增高。
5.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
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还可促进胆固醇的排出,防止高血压。
因此,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高血压患者,都应该重视上述饮食原则,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得了高血压要积极科学治疗,注意饮食,这样才可以对于血管有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降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