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就拉开帷幕了,这对于辛苦学习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而如何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取胜呢?当然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技巧,让考生调整心理状态,以最佳的心态去面对高考。

  丢弃自责 充满自信

  不管你是成绩拔尖,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如果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丧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转移情绪 调节心理

  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情绪就不同,结果就两样。在迎考复习和高考中,要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或漫步户外;或与同学聊聊天,幽默一下。考场上可做做深呼吸、望望窗外。

  沉着冷静 自我减压

  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老想着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

  积极暗示 克服怯懦

  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忧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我喜欢挑战”。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虑,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扎实走好每一步

  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集中注意力,关注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在应对高考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和困难了,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

  正常作息 避免打乱

  考前保证充足睡眠,养精蓄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灯夜战,头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脑处于半休眠状态,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复习无效率,考试就发呆。但也不能走另一极端,认为考前要放松大休一周,停止复习,这也会适得其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心理就无所适从,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所以考生在考前还是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

  笑对考场 相互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情与人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笑与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和相互促进的。考场遇到同学面带微笑,打打招呼,遇到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能消失对考场的陌生感、紧张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坦对现实 轻松应考

  考前睡得着是好事,睡不着是常事,也要坦然对待。因为紧张,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这时最可怕的不是没睡好,而是因为没睡好而带来的失败心理——这回我完了。十七、八岁,正是人生中身体机能最好的时候,即使一夜失眠,对第二天的考试也影响不大,而影响大的倒是自己先乱了方寸,恐惧害怕。

  最后,希望所有的学子们面对高考,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管最后的成绩是否理想,只要自己尽力了,在升学就业的道路上,就没什么好后悔的。总之,要坦然的面对未来发生的一切,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2024-02-28 09:41:51

Related Articles

高考考生放松之后更多的是焦虑

高考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后高考时代到来了.在高考后,很多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成绩,而高考考生放松之后更多的是焦虑.有人把高考后到发榜的这段时间称为"后高考期".心理健康专家指出,在后高考期,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 家长 最关心的还是成绩 "当然是最关注孩子高考的成绩啊."万先生称,高考之后,最关注的还是孩子的成绩,以及在填报志愿之前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学校,这也几乎成为大部分家长所关注的焦点. 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在高考之后,随意放松就行,

关注高考考生"情绪流感"

心理学者建议家长利用"五一"假期带孩子外出放松 天气骤冷骤热.回南天反复--日前记者走访了多家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发现,近段时间天气乱了,紧张备战的中.高考考生"情绪流感"也随之增多. 上周三下午,面临中考的小敏(化名)在妈妈的陪伴下,找到市12355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队长.黄手绢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邓赞朋作现场咨询.邓赞朋回忆说,当时小敏显得无精打采,黑眼圈非常明显,问她问题她也不太想搭理,只是简单的应付.她妈妈则反映,近段时间,尤其是回南天的时候,小敏变得非常焦躁,

给高考考生家长的忠告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家长们又该为考生们的健康着急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对于高考考生制定的调理饮食.现在给广大考生家长一个"十四字"建议,"一口肉.两口饭.三口蔬菜.四口水果."希望考生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三餐营养均衡 备战高考期间的饮食安排上,四位专家提出的基本指导意见和原则是:三餐营养应均衡;做到清淡.养胃.补脑.利眠. 第一,营养应注意均衡,荤素合理搭配.王群教授特别强调这点,高考期间的饮食不要太过油腻,应该荤素合理搭配,"一口肉.

高考考生要如何饮食减压

高考考生要如何饮食减压
如火如荼的高考马上就要来了,对于那些寒窗苦读三年的考生来说,可谓是压力巨大啊,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加强孩子的保健工作,从饮食生活各方面重视孩子.考生如何饮食减少压力呢? 如何饮食减压 减少压力饮食一.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钙是天然的神经系统稳定剂.备战考生要注意选择含钙高的牛奶.酸奶.虾皮.蛋黄等食物,有安定情绪的效果. 减少压力饮食二.香蕉:香蕉能够很好的缓解情绪.香蕉能产生5-羟色胺,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快乐.愉快舒畅. 减少压力饮食三.番茄和柑橘: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可以起到

对走出校门的孩子不要溺爱

如何对待刚走出校园的孩子?每一年都会有毕业的高峰期,这个时候也是学生求职的一个季节,但是却有很多刚走出校园的孩子,无法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家长们也总是希望能够帮他们张罗一切, 其实这样过于溺爱,并不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发现自己没有工作或者工资太低,并再次与父母住在了一起.起薪低,租金高并且要还大学贷款迫使许多年轻人回家乡找工作.当然,父母想要帮助他们的孩子度过一阶段,但是年轻人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使得彼此之间存在着潜在的雷区. 你可能会忍不住回想当初自己是如何被父

考生缓解高考焦虑的要素

考试焦虑是当前中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据调查,大约有15%的学生对考试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所以说缓解高考焦虑对于高考考生是一件比学习还重要的事情了,那么考生缓解高考焦虑的要素有哪些呢? 考生缓解高考焦虑的要素--营造氛围 考试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是巩固.加深和理解已学知识的途径,是衡量学业成就的一种方式.高考是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它能决定我们能否就读理想的学校,然而却不能决定我们的一生.因此,每一位考生都应该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高考. 教师要同考生家长加强交流,分工合作,共同营造考前的轻松氛

高考时节考生该如何食补

转眼又到流火六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开始了,对考生来说,考试既是一场心理战,又是一场体力消耗战,所以考生除了要心情开朗,同时也应有很好的营养支持.家长们要时刻注意考生的健康饮食问题.对考生,适当的食补是必要的,高考考生食物进补与药物治疗一样,也要讲究技巧与方法,必须补得其所.要讲究六个要: 要巧补,不可蛮补 有的考生虽然复习很辛苦,但食欲不好,吃蹄髈.桂圆等滋腻补品容易腹胀,不思饮食.此时煮点山药红枣粥,就非常适宜.又如人参是大补之品,但如果正患伤风感冒,误用了人参,不但不能发挥人参的强壮作用,

高考生如何处理学习上的焦虑情绪

临近四月,高考学子们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毕竟高考对苦读了十几年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正因为很重要,所以临近高考时,巨大的学习压力让很多高三的学生有了焦虑情绪,有的严重的被父母押着去看心理健康师.那么高考生焦虑情绪怎么办呢? 1.积极面对:焦虑说明你上进 要平复这种焦虑情绪,第一步是要面对和评估这种情绪.就好像面前出现一团迷雾,我们不要想着去赶走它,而是认清这团焦虑的迷雾--它为什么会产生,它对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焦虑并不一定就是负面的,焦虑说明你对自己有期望,说明你上进,这是值得鼓励的.

"高考后":破解四种类型的不健康心理

据心理不完全统计,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70%的高考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了日常生活. 在高考后的6-8月三个月内,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期待中伴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常态.高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对考试结果的预测和获知,会让许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突发冲突,出现生理紊乱现象.有一些考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陷入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这时的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一些性格内向的考生,还可能由于过分焦